进入10月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又有了新动向:区域一体化救助平台成立,劳动人事争议法律尺度统一,蔬菜产销对接机制设立……这些新鲜事你都知道吗?千龙智库带你了解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那些新鲜事。
资料图
区域一体化救护平台建立
10月18日,“灾害救援联盟”启动仪式举行。据悉“灾害救援联盟”成立后,将利用优护送健康出行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智能预警、灾害定位,最快、最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届时,优护送健康出行平台将非急救护送需求统一整合,实现市民线上线下预约救护服务,并实现就近派单、跨区域智能派单等功能。今后,平台将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地区120急救中心,达成京津冀等重要区域一体化医疗转运联动服务机制。
统一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法律尺度
日前,京津冀三地的人力社保局于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京津冀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工作意见》。《意见》确定,成立京津冀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协调小组,每年组织召开2—3次案件处理情况通报会或研讨会,研究区域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明确统一的法律适用尺度、案件处理标准,处理跨区域重大疑难案件,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就地处理机制。
《意见》的签署,有效解决了京津冀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尺度不一、调查取证难等问题,为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合法用工、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提供了依据。
资料图
共建蔬菜产销对接机制
为保障民生,让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供应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的农业部门以9月举行的京津冀首届蔬菜产销对接大会为契机,共同搭建了产销对接平台和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服务京津冀农产品供应、提升区域现代农业和流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该平台和机制的建立,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蔬菜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辐射带动京津冀周边区域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三地优势互补、市场相通,农民脱贫致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拟共建“环首都国家公园”
近日,保定市林业局与北京市房山区园林绿化局共同签署了《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双方拟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在北京房山史家营、十渡等乡镇与保定涞源、涞水等县共建百草畔-野三坡环首都国家公园。据悉,双方还将把与房山区相连的保定百尺竿镇约206平方公里水域,同长沟国家泉水湿地公园共同规划建设,有机连接形成万亩湿地公园。在保定涞水县拒马河流域与房山区张坊、十渡交叉接壤区域打造拒马河流域湿地公园,全面提高该区域的生态涵养能力,打造“北京西南之肾”。
资料图
京津冀人才绿卡鼓励人才共享
10月15日,由京津冀三地推动的“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将在区域人才评价互认、人才培养挂职交流、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等方面加强合作。据悉,三地将执行《通武廊区域人才互认标准》,减少区域间人才流动障碍;启动三地人才挂职交流,从党政、专业技术、农业、社会工作人才等重点领域选派人才异地挂职;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选择三地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面向三地企业和人才共享共用。
按照有关方案,三地还将推出“人才绿卡”,在高端人才柔性引进、设立一体化人才发展基金、落实一体化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建立一体化科研管理体制等11个方面实施先行先试政策。(综合京华时报、北京日报、千龙网等相关信息整理)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