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紧贴国家战略,注重搞好服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努力营造开放、宽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勇于创新成为北京的一种品格、一种风尚。
北京是如何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千龙智库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资料图
建设“三大科技城”
9月2日,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会议上,介绍了建设包括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在内的“三大科技城”的工作任务:“北京将充分利用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础雄厚的创新优势,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建设‘三大科技城’。”
作为国家首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科学城将聚焦全国高端创新要素, 在创新环境、创新政策改革上进一步升级,同时实现基础前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中关村将加快推进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改革、互联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等重要改革试点政策细化落实;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中央科研院所、央企与中关村融合创新,支持大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转型升级;推进新中关村大街建设,打造辐射带动全国众创空间的新地标;推出“中关村标准”,提高对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话语权和控制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怀柔科学城将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鼓励发展投资促进、培训辅导、媒体延伸等创新型孵化器,打造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8月12日,北京市怀柔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宣告成立,这也标志着怀柔区第一家企业孵化载体平台正式成立。怀柔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后,由长城伟业公司作为孵化器运营主体,负责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的全面运营管理,同时与国内知名的孵化器运营商开展合作,将“纳米科技、纳米新材料、智能制造、互联网+ 、数字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产业确定为创业孵化的服务重点。据悉,科技企业孵化器可容纳约110家孵化企业入驻,项目全部入驻后,按照15%左右的孵化成功率计算,三年后孵化成功的企业将达到16家,未来每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上缴税金4亿元。
位于昌平区的未来科技城,将打造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集聚区。重点支持中央企业,聚集一流人才、集成科技资源,深入推进军民、央地融合发展,建成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前沿水平、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为了让科技城变得更加便捷,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工作改善科技园的交通情况。8月26日,未来科技城正式迎来首座公交场站。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未来科技城15家中央企业中已正式入驻13家,入驻科研人员近8000人。公交站的建成,标志着居住在未来科技城的央企员工和居民将不用再依赖私车、专车、黑车,可乘坐公共交通抵达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同时,地铁17号线也将全面开工,未来开通后,从昌平乘车到亦庄的时间将不到一小时。
资料图
构建跨京津冀协同创新高地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提出,北京将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未来北京将充分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关村、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自贸区和石保廊地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基础和政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京津冀三地将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地新支撑带。在此基础上,京津冀还将建立跨区域产业创新联盟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联盟,制定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大型仪器共享规则,形成稳定的服务京津冀发展的网络服务平台。
在未来的工作中,北京还将强化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能力,从而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同时强化区域创新政策统筹协同能力,系统梳理已有政策,促进三地创新激励政策融通共享。
资料图
给人才“减负”,让经费“松绑”
9月6日召开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是针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方面的“重磅”支持政策,它意味着北京市对科研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新政从科研经费管理的细节入手,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松绑科研类差旅、会议、出国经费限制,科研经费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范围,不受零增长限制。取消预算财政评审环节,将科研项目立项论证和预算评审合二为一,交由科技、教育等项目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完成。同时,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将在绩效上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新政策提出,将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员激励支出的比例由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5%提高至20%。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70%及以上的比例,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
政策还规定,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创业期间,由原单位代缴社会保险,所需费用由离岗创业人员和新单位共同承担,认定原单位连续工龄。(综合新华网、人民网、北京晚报等相关信息整理)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