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美国为了自己单方面的利益,往往对国际组织是“合则用,不合则弃”,对国际组织弃之如敝履,视双边准则如无物。这样的双重标准,实在令人尴尬。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是规范当代国际海洋关系最重要的法律文件,1982年通过,1994年生效。几十年过去了,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加入了《公约》,而美国却一直没有加入该公约,也是安理会“五常”中惟一没有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一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大国声称第十一部分的“强制性技术转让”和“生产限额政策”等规定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为此,联合国修订了第十一部分,基本满足了西方大国提出的反对意见。此后,法、英、德、加等国陆续加入《公约》。但美国国会却拒绝批准。现在,美国不但没有加入《公约》,还厚着脸皮要求享受公约带来的利益,同时又以非缔约国身份不受《公约》约束为由,将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及其上空视为“国际水域”和“国际空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世纪80年代,非洲国家塞内加尔人阿曼都布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时,多次不服从美国旨意。美国认为,自己交纳的会费最多,就应该说一不二,不满其控制权逐步被发展中国家削弱。1984年12月,美国直接宣布退出该组织。“9·11”事件后,美国感到重塑和联合国关系的必要,于2003年重返教科文组织。但截至2015年,已有5年不缴会费。尽管已经多年不缴会费,美国国务卿克里还在呼吁继续将美国选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董事。
联合国国际法庭。1984年4月9日,尼加拉瓜因美国在其港口布雷等军事活动将美国告到位于荷兰的国际法院。1984年5月10日,国际法院通过保护尼加拉瓜的临时措施,以14∶1(反对者为美国法官)的投票结果判定,尼加拉瓜的政治独立和主权“应该被完全尊重,不应被任何军事或者准军事行为危害”,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向尼加拉瓜港口布雷。1985年1月18日,美国退出国际法院,拒不接受强制执法。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95年12月4日,美国宣称由于“国内预算困难”,退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并拒交拖欠的会费。这一决定反映出,美国“对发展不感兴趣,特别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的发展不感兴趣”。连欧盟代表都要求美国遵守其国际义务,交清其拖欠的会费。
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是人类有史以来通过控制自身行动以减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个国际文书。文件规定,39个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之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2%,其中美国为7%。2001年,美国宣称由于履行环保义务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至今。
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大会。2001年8月31日至9月7日,第三届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9月3日,美国和以色列代表团先后宣布退出本届大会,理由是会议严厉批评了以色列镇压巴勒斯坦人民的行为。
反弹道导弹条约。2001年,美国为强化其军事优势,正式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并继续推进开发、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NMD)。尽管美国一再声称,NMD是用于保护全美不受少数“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的导弹袭击,但实际上是为了确立其攻防兼备的战略优势,既确保美国“不受任何威胁”,又确保美国“足以威胁任何敌人”。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2002年,美国认为对己国的军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参见:《那些年,美国退出的国际组织》《美国为何至今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5年不缴会费 美国还想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董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