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核心与挑战

2016-08-08 09:11 学习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核心与挑战

中美应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之机,以开放促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夯实产业竞争力,促进资本等要素通过投资优化资源配置,为全面开放打好基础,实现中美两国国际投资深化合作的目标。

今年6月6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中美当前要着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积极成果,全力争取早日达成互利共赢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根据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中美双方将加快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以期达成一个能有效促进并确保市场准入和运营的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协定。既突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互利共赢特征,也预示该谈判进入了加速期。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于2008年6月启动,迄今已进行了25轮谈判。截至目前,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已历时八年多,凸显其复杂性与艰巨性。

[互利共赢是谈判的基石]

中美虽然互为贸易大国,但投资合作却相对滞后。2015年中美贸易额达5600亿美元左右,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底,美国对华投资累计774.7亿美元,中国在美累计直接投资466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六大外资来源地,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目的地。中美贸易联系相比投资合作更加紧密,预示未来投资合作空间较大的事实,构成中美推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直接动因。

伴随着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市场对全球的意义日益突出。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未来将对中国市场更加重视,美国跨国企业期待加大对中国投资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在此情况下,美国希望通过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促使中国能够更大程度开放市场。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包括苹果公司、波音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94位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联名致函中美两国领导人,希望中美双方能迅速达成一个高标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双边直接投资协定谈判符合美国的利益诉求。

从中国来看,中国海外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有助于为中国海外投资营造稳定的环境。未来15年左右中国海外投资存量占GDP比重将上升至20%左右,据此测算,未来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增加3.5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将超越美国而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第一大国。因而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不仅有助于增大中国对美国投资,而且也有助于中国以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为样本同其他国家签订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

从全球经济来看,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有助于深化中美两国经贸合作,促进双方国际投资的深化合作,提高中美两国投资体制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加强跨境投资流动,同时创造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为双边经贸关系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间积极稳定的经贸投资关系,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也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投资协定的升级扩围,深化世界各国投资合作,助推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

[谈判核心:负面清单]

虽然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是互利共赢之举,但涉及两国产业竞争力及国家安全等敏感内容,而且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在投资协定谈判时中美两国所面临的挑战及具体诉求并不完全一样,促使双方需要进行多轮深入磋商,甚至在某些关键领域需要讨价还价。从近年来谈判的焦点来看,负面清单是双方最为关心的内容。

虽然历史上美国已经达成的双边投资协定中,较少直接使用负面清单这个词,用得较多的是“不符措施”,但这些“不符措施”汇总之后的内容与负面清单的内容颇为接近,表明美国较早就采用了负面清单管理的思想。而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大多采用的是正面清单,暴露了中国在负面清单管理方面的经验相对不足的问题。2013年以来中国成立了上海自贸园区,此后成立了天津、广东、福建等自贸园区,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探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2015年中美双方首次交换负面清单时,中国提交的负面清单太长成为谈判的焦点问题,美国认为中国必须采用更加简洁的负面清单。

虽然中国负面清单较长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但当前已经实现了概念上从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转换,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而且中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产业保护诉求相比美国会更强,这些决定了中国负面清单难以同美国完全匹配。从目前的谈判信息来看,美国较为关心的是互联网、电信、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开放,美国迫切希望看到一个尽可能短的负面清单。但网络信息安全及金融波动加剧的风险等因素可能促使中国在上述领域秉承保守态度,负面清单的大幅度缩减也就比较困难。

[谈判进入加速期]

中美双方关于负面清单的分歧构成了谈判的难点和重点,八年多的谈判引发社会对于协定久拖不决的担忧。当前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已经写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未来中美双方将把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作为更为重要的议题来抓。更为重要的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属于奥巴马任内希望完成的重要工作,这都预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更加迫切,由此可能倒逼谈判更加务实高效。

然而,结合目前的情况看,美国较难大幅降低负面清单标准,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必须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参议员通过才能生效。如果中国未能实质性地缩减负面清单,那么参议院可能较难顺利通过。中国如何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当然中国也对美国负面清单有着重要的诉求,美国虽然在负面清单中列举了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国家安全等项目,但并没有详细的界定,而且当前仍然经常出现美国针对华为等中国企业投资非常规审查的现象,美国当前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于保障中国在美投资构建稳定环境的作用仍然备受质疑。而且未来中国国有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需求将不断增强,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在美国投资也成为美国负面清单的重要内容。

总体来看,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但包括投资在内的诸多合作持续深化是大势所趋。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中美经贸合作不断深化预示中美合作不会逆转,中美通过经贸合作所滋生的共同利益将持续加深。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属于互利共赢之举,谈判的结果不是一方向另一方妥协,而是共同推动双边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从这一点看,中美应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之机,以开放促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夯实产业竞争力,促进资本等要素通过投资优化资源配置,为全面开放打好基础,实现中美两国国际投资深化合作的目标。

来源标题: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核心与挑战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陈建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