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公办和民办学校都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特大城市和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可根据实际制定随迁子女入学的具体办法。
2016年北京市随迁子女入学有哪些政策呢?千龙智库对此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资料图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与往年类似,2016年的政策明确提出,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与北京户籍学生一样享受免试就近入学,确保每一个外来人口子女都有学上。根据规定,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首先应在北京有实际居住地,取得暂住证,有户口本,确保不是“黑户”,然后向居住地政府领取外来人员子女登记入学卡,持卡申请入学。
资料图
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仍需“五证”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审核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区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所在区教委协调解决。
资料图
政府购买服务保障随迁子女入民办校
据介绍,近10年来,在北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非京籍学生每年约在40万人左右,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0%以上,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已达到84%,符合条件的非京籍学龄人口义务教育权利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初步实现了户籍与非户籍学龄人口共享优质教育的局面。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增长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城市资源与环境压力的增大,北京市义务教育面临着供需失衡,瓶颈制约等诸多问题,困难与挑战重重。近年来北京市教委也在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通过扩大总量、优化存量的方式,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资源。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公办学校无法满足的入学需求,继续探索采取政府委托办学、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接受教育。(综合北京日报、京华时报等信息整理)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