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京津冀三地在各方面互动频频,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在京津冀众多的互动中,千龙智库梳理出几项备受网民关注的内容,以便大家了解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轨迹。
京津冀召开联席会议 签约26个重点项目
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5月13日在京召开联席会议,签订26个重点合作项目,内容涵盖津冀承接北京的市场疏解、京津冀区域物流标准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等领域。据悉,相关规划将在上半年出台。
此次签约包括京冀项目14个,京津项目4个,津冀项目5个,京津冀项目3个。今年4月,京津冀物流服务平台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启动,京客隆将在廊坊投资千万元建设生鲜配送中心及冷库,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北京万丰大地农产品有限公司将在承德建立供京蔬菜示范园,投资500万元,建设设施示范大棚300亩,带动当地1万亩蔬菜种植,保证供京蔬菜扩大规模,今年7月投入使用。
京津冀签署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
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5月27日在京签署《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根据《协议》,京津冀三地将建立长期文化人才互派工作机制,根据人员情况和岗位需求,每年互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到相应部门和岗位挂职锻炼、交流学习;鼓励、支持各业务领域老艺术家、文化名家面向三地收徒授艺。京津冀年度人才培训计划相互开放和对接,充分利用艺术职业院校学科优势和剧院(场馆)剧目优势,筹划建设区分类别、各有侧重的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分类培养剧目创排、群文辅导、艺术表演、美术创作、非遗保护等文艺人才,为文化协同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京津冀将共同制定区域特种设备安全标准
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暨华北五省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在唐山市召开。
来自京津冀和山西、内蒙古等地的质监部门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检验机构主要负责人,共同交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经验,探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改革发展和开展特种设备检验工作合作模式。
京津冀三地妇联共同开展"巾帼创业行"活动
记者从河北省妇联了解到,5月23日-27日,联合京津妇联共同举办了“京津冀巾帼创业行”,暨妇女农业示范基地观摩对接活动。5天的时间,三地妇女创业带头人及妇联相关负责同志100多人相继参观了农业种养殖、休闲旅游、电商平台、妇女创业就业等四大类16个示范基地,召开了巾帼创业投资政策项目推介会,举办了座谈会,建立了京津冀巾帼创业微信群。
京津冀法院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5月31日下午,由最高人民法院召集、京津冀三地法院共同参加的京津冀三地法院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划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在北京、涉外海事商事案件集中在天津、跨区划环境资源案件集中在河北管辖的制度,促进司法裁判的统一。(综合新华网、河北新闻网等信息整理)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