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槐房再生水厂污水管道即将竣工。记者19日从施工建设单位北京城建集团了解到,设计全长为5000米的污水管道还有50米在建,按照目前的速度,预计就在本周末竣工。
目前,槐房再生水厂全地下的生产车间已完成土方施工,配套的污水管线和再生水管线正在建设之中,管线全长10.74千米。其中盾构区间4745米,暗挖区间5997米。记者了解到,正在推进的污水管线由“龙”号盾构机铺设,这是中国第一台用于排水管线建设的4米外径盾构机。
据盾构机副机长张玉奇介绍,正在建设中的污水管道外径为4米,内径为3.5米,利用先进的盾构机,每天可以开挖并铺设管道20米,是暗挖工作量的10倍。
记者乘坐小火车进入地下管道,说话间通过了一个明显的弯道。张玉奇介绍,管道在地下推进时,经常因工程需要而铺设拐弯的管道。他们使用了90公分的管片,使120米小拐弯成为可能。此前,他们已经创造了140米转弯的全国纪录。
据介绍,槐房再生水厂盾构机施工时,需要下穿有6条轨道的丰双铁路。张玉奇他们利用膨化土加水的技术,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把施工风险降到了最低。
年处理污水2亿方
槐房再生水厂工程建在北京西南部,邻近马家堡西路和槐房路。该工程是北京市第一座全地下再生水厂,也是亚洲最大的主体全位于地下的再生水厂。整个工程的土方工程量超过220万立方米,工程建设需要浇筑48万立方米混凝土,使用72890吨钢筋,均为中国水务工程之最。
北京城建集团宣传部部长杨潇介绍,槐房再生水厂建设用地47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规划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为60万立方米,可收集处理北京中心城区西半部大部分污水。建成后的槐房再生水厂,全年满负荷运转可将两亿立方米的污水转化为可利用的再生水,相当于100个昆明湖。
另外,槐房再生水厂地面将建设成湿地公园,部分对公众开放,将成为南城新景。
>>项目背景
最大新建治污设施
随着首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3年,北京市出台“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按照方案要求,北京市政府与北京排水集团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北排集团作为北京中心城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主体,承担市中心城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新建和改造任务。主要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槐房、清河第二、定福庄、高安屯4座再生水厂(总规模150万立方米/日),升级改造高碑店、小红门等中心城区现状污水处理厂,同步配套建设6128吨/日规模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升级改造75座雨水泵站,建设和改造355公里排水管网、110公里再生水管线等。
在这一系列的任务清单中,槐房再生水厂是其中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施工最复杂的新建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