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满足公众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期待

2016-05-12 16: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5月11日,2016年“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七场在京举行。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作了题为《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成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新亮点》的专题报告。千龙网对本场报告会进行了网络图文直播。

在本场报告会开始之前,千龙智库综合舆情产品发展中心对本场报告会网民关心的话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及时总结分析形成报告反馈给主讲单位及主讲人。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对建设综合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等内容极为关注且富含期待。北京将如何满足公众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期待?本场报告会主讲人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分别从几个视角作了深入解读。千龙智库对此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2020年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

陈冬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引,以“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为主线,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机制、资源、使用、经费“四统筹”为保障,在宏观政策、设施标准、服务规范和创建水平四方面实现突破,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市民文化权益,实现首都文化民生,确保全体市民共享文化成果。

“十三五”时期,北京将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核心,以基层为重点,以效能为宗旨,推动首都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发展,到2020年,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在这个时期,北京市也将全面落实“1+3”公共文化政策,通过开展“引领工程”、“提升工程”、“示范工程”、“培训工程”、“保障工程”五项公共文化发展工程,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力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民会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化惠民服务。居民身边的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发展新区、新建大型社区的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将逐步完善;居民享受文化服务将更加便利,全力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居民将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打造公共文化交流空间,低价票惠民、公益演出下基层等品牌惠民项目优惠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北京市将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完善文化设施布局。依托社区(行政村)综合文化室,拓展便民文化服务、社区交流功能空间,保障市民基本文化需求。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突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春节庙会文化活动”等全市公共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推出市级、区级、街乡级、社区村级文化特色品牌活动,塑造北京公共文化特色亮点。

每年采购200场次以上剧场资源

北京市建设了北京剧目排练中心,在向首都文艺团体提供质优价廉的排练场地服务的同时,扶持艺术精品创作。运营公益性质的剧院运营服务平台,由政府采购剧场资源,以零场租或低场租提供给艺术院团演出优秀剧目,将公益惠民、观众培育、剧场运营、院团扶持有效结合起来。

2015年已经购买100个场次的剧场资源,自2016年起计划每年采购200个场次以上。(千龙智库编务部 管雪莲)

qlzk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管雪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