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煤炭占比降至10%以下

2016-05-06 09:05 首都建设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2020年全市煤炭占比降至10%以下

记者昨日(5月5日)从北京市新闻办获悉,首都能源工作将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北京市煤炭占比降至10%以下,优质能源占比提高到9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8%左右。

会上发布,在煤炭削减量控制上,到2017年城六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到2020年全市平原地区所有村庄实现无煤化,基本完成除新城集中供热中心外所有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到900万吨以内。

随着本市着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清洁能源占比达到86%。五年来,全市累计削减煤炭消费总量近1400万吨,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基本取消燃煤锅炉。按期关停大唐高井、京能石热、神华国华3座燃煤电厂;改造完成近2万蒸吨燃煤锅炉;淘汰退出超过1千家高耗能企业;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850.7万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总量降至约1200万吨,占比由2010年的29%下降至14%左右,天然气、外调电、油品等优质能源占比达到86%左右。

市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英建介绍,对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按照由内向外、集中连片的改造思路,加快电力设施增容、燃气管网布局和新能源推广利用,由城区逐步向外实施“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和“以新能源代煤”。在改造方式上,倡导利用储能式“煤改电”;对于距离管道天然气较近的村庄实施“煤改气”,条件适宜地区实施“煤改热泵”以及“煤改LNG/CNG”。

本市将完善“多源、多向、多点”设施布局,进一步提升电力、燃气、供热、油品等各品种能源综合保障水平。建设内蒙古、山西、东北电网到京津唐电网的联络通道,外调电通道从10条增加到13条,预计到2020年,输电能力提升到3500万千瓦左右,外调电比例达到70%。完善本地电网结构。完善500千伏双环网结构,提升负荷中心电网支撑能力,优化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布局,实现9个供电分区可靠联络。实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赛区等重点区域配网提升工程。

气源供应方面,加快构建“三种气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供应体系。推进外部供气通道建设,建成陕京四线“一干三支”工程,形成10兆帕供气环网。完善市内输配系统。加快西六环中段天然气管线和接收门站建设,形成六环路4兆帕核心输气平台,实施平原地区天然气镇镇通工程。

供热方面,完善高效清洁的“‘1+4+N’+X”的供热体系,到2020年全市清洁供热面积达到95%以上。优化中心城大网布局,建成东南热电中心燃气供热机组,推进北小营二期等调峰热源和连通线工程,完成老旧小区及管网改造,2020年中心大网供热面积控制在2亿平方米以内。加快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高郊区清洁供热水平。

立足首都资源禀赋,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有序发展风能和生物质能,到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20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8%左右。着力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如千万平米热泵利用工程、阳光校园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工程、百万千瓦风能生物质发电工程等等。着力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赛区、延庆绿色能源示范区等一批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

来源标题:2020年全市煤炭占比降至10%以下

责任编辑:管雪莲(QY0024)  作者: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