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风光带”成北京房山新地标

2016-05-05 11:12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小清河风光带”成房山新地标

房山区水务局集中治理小清河

小清河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支流,流经房山区东部平原,房山区内长29公里,在琉璃河镇八间房村出境。2012年9月,经过房山区水务局的集中治理,形成了靓丽的小清河风光带。5月8日,“乐跑北京”将在房山区长阳镇小清河畔拉开帷幕,让您在奔跑中感受小清河的旖旎春光。

小清河发源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乡西北部,流经房山区东部平原,在琉璃河镇八间房村出境,于河北省涿州市码头镇南汇入北拒马河,右岸有哑叭河和刺猬河汇入。小清河在北京境内流域面积为212.35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4.8公里,小清河房山界内29公里。

北京晨报记者从房山区水务局了解到,2012年9月,随着房山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完工,完成了小清河治理4.6公里(京良路桥至四大队桥),形成了靓丽的小清河风光带。同时,房山区又启动了房山区灾后河道应急修复工程,其中小清河支流哑叭河(京石高速至京广铁路)水毁修复长度1.6公里。

2013年,结合北京市中小河道三年工作计划要求,房山区实施了大石河、小清河等6条河道68.35公里综合治理工程,其中小清河治理长度为24.4公里(分别为大宁水库至京良路桥和四大队桥至市界),工程总投资10.92亿元。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河道疏挖、两岸堤防加高加固等。小清河两岸绿化有乔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等三类,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

目前,小清河房山段已经完成全流域防洪达标治理,达到了20年一遇防洪标准,特别是小清河支流哑叭河实现了右堤50年一遇防洪标准,左堤20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彻底解决了良乡组团北部和CSD核心区防洪排水问题,带动小清河沿河经济发展。

■相关链接

“两河两园”生态滨水景观炫彩房山

房山新城滨水森林公园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11个新城万亩滨水森林公园之一,位于房山良乡组团,为房山百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休闲旅游场所。房山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根据自然条件形成 “两河两园”的生态滨水景观。两河是小清河和哑叭河,两园是长阳公园和大学城公园。

房山新城滨水森林公园保留原始生态,用哑叭河、小清河交汇的三角洲,结合地域功能性和城市视觉面考虑,按照湿地景观基本特征及生态、自然的法则,利用堤防及微地形相结合,主河槽及浅水湾相结合的手法,修建生态、自然驳岸,并通过荷荡、苇丛、水线、灌丛、疏林草地、密林的复式种植手法打造出“看斜阳,观落鹭,不须归”的景观意境。 

■马上就访

房山区全面推进16条河道综合治理

房山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房山区属海河流域,分为大清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7条,河道总长433.6公里,除永定河外,区管河道16条,总长407公里。从2012年开始,在完成拒马河、大石河等5条河水毁修复和3条河道应急度汛工程的基础上,房山区陆续针对区管16条河道全面开展了综合治理。

为了确保全区16条河道全面完成治理,2015年,房山区同步推进了三、四阶段包括大石河下游段、拒马河下游段、周口店河(石楼镇段)、东沙河、西沙河5条河段、共41.2公里河道综合治理。目前,5条河基本完成清登评估工作,正在开展树木伐移及坟墓迁移等工作。同时,在不受拆迁影响的河段,已安排施工单位进场,全力开展施工作业。计划2016年底完成全部土建工程,2017年上汛前全部完工。

“十二五”末,房山区累计防洪达标治理河道162公里,全区防洪标准得到历史性提升,小清河水质由五类提升至四类,刺猬河水质由四类提升至三类,新城范围内河湖水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来源标题:“小清河风光带”成房山新地标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杨可 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