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成“十三五”发展主色调

2016-04-21 09:40 中国环境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4月19日,“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七场报告会在京举行,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作了生动的报告。本报今日起推出“展望‘十三五’,加快补短板”系列报道,从发展理念、环境治理、制度改革、公众参与等方面对报告进行解读。

刚刚开局的“十三五”,绿色是当之无愧的主色调。绿色一词,规划建议中出现21次,规划纲要中出现44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9次。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中国,正致力于在绿色发展上寻求新突破。

4月19日,“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七场报告会在京举行,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吉宁作了题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的报告,围绕规划纲要重点目标任务,对绿色发展做了深入解读。

直指矛盾

陈吉宁在报告中说,规划纲要是一份绿色发展的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但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奋斗目标,设立专篇系统部署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在其他专篇中都有所涉及。

对于绿色发展理念在规划纲要中的深入体现,各界已形成共识。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看来,“十三五”规划纲要最具特色的发展理念之一是绿色发展,最为显著的发展目标是绿色发展目标,最重大的发展任务是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胡鞍钢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三五”规划就是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引领并推动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革命,成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创新者、引领者与先行者。

事实上,绿色发展对于当代中国之意义,绝不止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所说,推进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不少地方重发展轻保护,甚至认为环保是包袱,下不了决心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管雪莲(QY0024)  作者:岳跃国 史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