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内江儿子砍死父亲”的消息经一位网名为“夏洛”的网友发布后 ,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吸引了众多网友评论和转发。3月11日,@内江公安发布微博辟谣,经核查:内江没有发生类似案件,该组图片原为广西省平南县一起命案图片。
“当时我们就在质疑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根据上面的图片搜索相关新闻,发现此图与3月10日广西平南县公安局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一则命案配图一模一样。由此可以判断,该网友发布的消息是谣言。”内江公安官方微博管理员说。
辟谣信息发布后,公安机关根据账号注册信息找到了造谣者唐某。在民警的询问下,唐某坦白自己在网上看到图片,下载后随意配上了“内江儿子砍死父亲”文字。目前,谣言发布者唐某已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转发该消息的刘某也受到了训诫教育。
从越来越多被揭穿的谣言可以看出,近年来借用视觉刺激较强的图片博取眼球,进行“移花接木”式造谣,已成为造谣者常用的手段之一。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人们在网上的交流日益活跃,图片已经成为十分常用的表达方式。正如“有图有真相”的网络流行语一样,用图片表达往往更能获得网友的信任。而造谣者正是抓住了公众的这一心理,经常借用一些影视剧或者新闻报道中视觉刺激强烈的图片,随意编造一些与图片内容相近的谣言信息吸引公众注意,进而达到信息扩散的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图片可以被修改、视频也可以被剪辑,“有图有真相”已经不能作为信息真实与否的判断标准。针对图片类谣言更易于传播这一现象,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潘允康表示,有些人喜欢求新、求奇,常常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从众心理,“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即使有些谣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也信以为真。(资料来源:千龙智库·综合舆情产品发展中心 戴琪整理)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