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两会是如何说养老问题的

2016-03-08 08: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养老问题依然成为了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多家媒体在统计两会关注度前十关键词时,都出现了养老相关的话题,“养老”已经成为全国两会的高频词。千龙智库带您一同了解2016年全国两会是如何说养老问题的。

政府工作报告: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在总结去年我国经济形势时,不回避地提到:去年,我国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五年前1.5个百分点、十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2015年我国仍然在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

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统筹,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一直由国家财政负担,养老保险“双轨制”由此产生并一直延续多年。2015年,我国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将与城镇职工一样按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结束了备受诟病多年的养老保险双轨制。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八成

在提到“十二五”期间的养老领域发展成果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80%,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业内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较高水平,证明人们对这项制度的信任、认可度大幅提升,但不可否认,这也预示着未来我国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也在成倍增加。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坦言,如果说在“十二五”期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这个主要的公平性问题已经解决的话,社会保障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将是“十三五”期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医养结合多种模式同步推进

在我国大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医养结合可算是最热门的话题。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12亿人,2020年将达到2.43亿。绝大多数老年人带病生存。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预算草案报告:2016年起养老金涨幅6.5%

3月5日,《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报告透露,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促进在职和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协调增长。

十三五”规划:提高养老待遇 发展居家养老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开幕,会上公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透露,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代表委员谈养老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高龄农民工“养老之痛”给予高度关注,保证所有高龄农民工能够加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个人账户;另外,还要抓紧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加、结算、转移支付平台,把高龄农民工可能分散于多地的个人养老账户资金全部激活。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院长范利建议,要破解医养结合难题,国家应支持民营企业,使医养结合有社会积极参与改变政府包办包管机制,加大对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采取民办公助的市场运作模式,一手抓扶持、一手抓规范。同时,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健全医疗保险机制等多措并举。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妇联副主席高莉就提出,包括社区养老在内的各种养老方式,都必须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要建立一种多行业的联动机制,比如医疗机构、保险行业、心理咨询、老年健身、老年大学和旅行社与养老服务机构多方联动,这样才能丰富老年生活,拓展养老的服务内容。

在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还提出,养老产业应积极推进技术应用,使医养结合有技术助力,利用智慧医疗实现“智慧养老”,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及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安全和健康。(综合新华社、北京商报等整理)

捕获

 

责任编辑:戴琪(QY0021)  作者:韩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