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2016年的春节,新鲜事物焕发勃勃生机、年俗亲情有坚守也有变迁。据微信官方统计,猴年春节期间(除夕到大年初五)微信红包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总计5.16亿人通过红包与亲朋好友分享节日欢乐。较羊年春节6天收发32.7亿次增长近10倍。有人形容,抢红包大有成为春节新民俗之势。
抢红包成新年俗 但别冲淡团圆本意
“红包大战”受人追捧也引发思考。微博、微信、APP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却也成为“亲情面对面”的割裂者。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当除夕夜人们的眼光在屏幕上游走,对亲友长辈的关心充耳不闻,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一些人的亲情已然被手机打败。
不少老人认为,红包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情社会中的一环,本质上只是年俗的一个体现、传递祝福的一种方式,不该占用太多团聚时光,冲淡了团圆本意。
抢红包成新年俗 是锦上添花
从咻一咻争抢敬业福,到亲友群里的大接力,不可否认抢红包已经从前两年的“伴奏曲”,渐渐演变成了“主题歌”。某种程度上,红包重构了中国人的春节场景,创造了新的民俗。但究其根本,抢红包的内涵仍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依附在人情社会交际网络之上,起到激活、催化的作用。所以说抢红包颠覆传统、割裂亲情并不恰当,它没有这么大威力,更不具备这样的属性。无论何种形式的电子红包,于传统而言都是锦上添花。
年味变浓变淡,是主观上的感受。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们,会觉得年轻人埋头屏幕少了沟通。然而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面对那些不太熟悉的远房亲戚、很少走动的叔伯兄弟时,很难找到多少共同话题。这时加个微信发个红包,能迅速打破隔阂活跃气氛,“年味”一下子就来了。当然,任何事过犹不及,为了不冷落家中长辈,把握好分寸非常重要。事实上,猴年春节不少爷爷奶奶辈也参与到红包狂欢中,数据显示,60后发送红包超1.66亿次,60前发送红包达0.96亿次。“互联网+红包”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开车“抢红包”的新陋习值得警惕
2月6日下午,正在驾驶轿车的河南省新郑市男青年胡某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还为抢得几个几毛钱的红包而沾沾自喜。当轿车行至一个交叉路口时,由于胡某注意力不集中,与一辆红色轿车发生碰撞,导致双方车辆近万元的经济损失。
开车玩手机是严重的交通陋习。据不完全统计,日常的轻微碰撞事故中,有近两成跟驾驶员行车中使用手机有关。
有调查显示,开车时速60公里时,低头看手机3秒,相当于盲开50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至少需要20米。开车看手机时发生事故概率是正常驾驶的23倍,开车打电话时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的2.8倍。
新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郭海伟提醒驾驶员,交通法规明确规定驾车接打电话属于违章行为,执勤民警发现会给予处罚,仅仅为了玩手机“抢红包”造成交通事故,更是得不偿失,损人害己。
红包接龙暗藏涉赌基因
“50元5个包,抢到最多的接着发……”春节期间,这样的接龙红包在各种聊天群里玩得很嗨。但本来是过年图个乐儿的游戏工具,却衍生出了赌博形式。春节刚过,陌陌红包就被曝出被人当做赌博工具“抽水”牟利。此前,微信红包也出现过类似事件,甚至引来警方查办。业内人士提醒,拼手气的网络红包潜藏着“涉赌”基因,消费者一定要仔细甄别红包游戏与网络赌博的界限,别稀里糊涂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到底普通红包与赌博的界限在哪里?法律界人士解释说,关键看是否牟利,通行的牟利方式都是“抽水”。
朋友间发红包,金额不会太高,一般都会设置200元为上限,来来回回也就几十元钱的落差。但是不法分子采用赌博规则,群主组织微信发红包,并从中抽成,参与资金巨大,并以牟利为目的。以宁波微信红包赌博案为例,从去年7月31日到8月10日,整个群涉及金额超过40万元,参加人员加上组织人员有60人左右,获利大约4万元,群主获利5000元,“代包手”也从中牟利。这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抢红包游戏有着本质不同,群主相当于开设网上赌场。
误入赌博群要及时举报
据介绍,目前微信已开通举报机制,用户可在微信群中选择举报该群,举报原因包括色情低俗、赌博、政治敏感、欺诈骗钱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警惕五类“红包”里的陷阱
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这种红包很可能是诈骗。因为正常情况下,微信红包只需点击就能领取,并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
一些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之后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好友,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
微信红包是有限额的,单个微信红包限额200元,因此如果收到类似于“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假的,只是噱头而已。
此类红包是将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了恶意篡改,然后加上“送红包”“现金红包”等字样,让大家误以为是在收红包,其实是在进行“AA付款”操作。
有一种红包,我们在打开时,提示需要输入密码,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拆开,因为真正的微信红包是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的。
北京警方提醒,过年期间红包发送比以往要频繁,广大群众在抢红包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财产安全,切记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也不要随便抢不明的红包。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