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察]春节前 中央领导人怎么拜年?

2016-02-05 09:1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光明社区书画室,接过一位小朋友现场书写的“福”字,祝大家幸福。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月1日至3日,猴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3天里,他走过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等。他每到一处,都向乡亲们问好;他给贫困户送去年货,给孩子们送去书包;他看望了6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进人物代表,其中两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分别是93岁、87岁的耄耋老人。

同一时间段,李克强总理来到宁夏,考察固原和银川,向各族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春节前看望、慰问各族群众,送出新年祝福,已经成为中央领导人的惯例。

领导人的拜年地图

领导人拜年的去处,有“党和人民军队的根”——革命老区,有大山深处的贫困乡村,还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有的时候,领导人拜年的“地方”也可能是“云”。分析认为,从几年来春节前夕领导人走访的地区,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春节这个喜庆团圆的节日里,那些贫困村寨、少数民族群众和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最让中央领导关切和牵挂。【详细

领导人的拜年名单

在领导人的拜年名单里,既有普通群众,也有在各领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老干部、科学家、文艺界人士。中央领导到地方上拜年,看望最多的,是普通群众和边防战士,特别是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中央领导到地方上拜年,看望最多的,是普通群众和边防战士,特别是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详细

拜年足迹里的真情暖爱

中央领导下基层拜年,不是“应景之作”,而是真正关切民生,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问题,给当地带去改变,对于许多群众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年货”。而他们拜年时说的话,则在其后很长时间里鼓舞着人心。【详细

领导人的拜年,是有体温的。从这些拜年活动中,人们看到了领导人情系于民、行胜于言的胸怀和理念,看到了亲民爱民在当下的延续,看到了民生为上、不忘根本的执著。去哪里拜年,体现的是领导人关心的重点。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情况和普通群众的生活总是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因此便成为领导人经常走访的地方。在甘肃兰州“虚拟养老院”餐厅,习近平给就餐老人端上一盘菜;在陕西梁家河村,习近平给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在江西,习近平和村民一起打糍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用老百姓的话说便是“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正是因为有了真情为内核,这样的拜年才是有体温的,能让民众感受到温暖。

领导人拜年,是带着感动的。领导人不仅送去了祝福,还在拉家常、问冷暖中听取了民声、了解了民意。在实地考察之后,领导人还经常要有针对性地举行座谈会,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正是通过走到民众中去,到贫困地区去,实地看过了,亲耳听过了,领导人制定各项扶贫帮困、精准扶贫的对策时才更有针对性,推动政策落地时才更坚定有力。

新春到来之际,中央领导人奔波在路上。他们忙碌的拜年足迹,充分展现了中央领导人与民同在、甘苦共担的这份情怀。【详细

qlzk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