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千龙网发布2015年3月北京热点排行。总结评估了3月1日~31日间北京舆情指数前十五名新闻。评估指标为网媒曝光度、网民关注度、事件传播度、舆情热度指数。
一、男子装瘸乞讨事件引发网民道德批判
3月舆情热度最高的新闻是《男子装瘸乞讨月入上万元 在北京买两套房》,指数为90.18。3月2日,北京青年报首先登载此新闻,随后各大网站迅速转发。截止到3月31日,百度新闻搜索转发量为530篇,网媒曝光度达到76.45、事件传播度达到77.57,但更显著的关注度来自网民,消息一出,民间舆论场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截止到31日,搜狐网页有27223人参与了此事件的讨论,共2515条有效评论,网民关注度为98.87,为本月新闻最高。随着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将要实施,在轨道交通车站、车厢内乞讨、卖艺的行为再次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而据新闻中该男子介绍,他会用一些卑劣的手段赶走其他乞讨者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公共治安的风气,遭到网民声讨。网民@wct3323说道,这个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犯罪数额也够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消除该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而著名博主@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头条新闻也在第一时间转发,评论量和转发量各自达到1000多条。大部分评论探讨的焦点在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泛滥。有些网民提出应该从完善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入手;还有网民建议要重视法律在事件中的应用。
这件事情之所以受关注,成为本月排行第一的新闻。在于人们普遍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乞讨行为怀着同情心理。而发现这其中暗藏猫腻,引发广泛关注不足为奇,也反映出地铁管理和执法的不完善。有关部门要有见微知著偶的能力,以洞察社会稳定的风险,知民情,晓民意,了民愿,服务于民,才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塑造一个于政府有利的舆论生态环境。
二、北京墓地高价引发官民冲突
舆情热度第二的新闻是《北京墓地最高每平方米40万 网民感叹死不起》,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报告指出,北京低档墓近4万元,中等墓约7万,高档墓可达几十万,大多数市区消费者认为公墓消费过高。而大部分网民更直呼“死不起”,网民“抱风揍雨”更是赋诗一首表达自己对高墓价的无奈:生当无计死还愁,故土情怀寸寸蹂。更惋红尘了事后,却悲白骨没坟头。训遗子嗣何须葬,灰洒西风切莫收。省得置坑钱廿万,与儿首付买期楼。
随后,新京报发表了一篇《北京市民政局:市民不存在“死不起”的问题》,再次掀起了舆论高潮。腾讯、凤凰网相继转发,网媒曝光度76.51,事件传播度为74.78。网民议论多谴责官员态度不好、内容不符合实情,可见舆论倾向性强。呈现负面导向,不满和质疑声多。截止到3月31日,凤凰网页面累计参与量为4242人,而微博评论量达到1647条,网民关注度为97.42。而官方对于该事件的舆情处置存在回应方式单一、主动回应与舆论引导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建议回复态度友好、以人为本、避免舆情进一步发酵;同时做好危机公关,全面应对媒体的“双刃剑”效应。而在应对这类话题引发的舆情时,相关部门应提高自身专业性, 把握好处置时机,互联网时代不仅要快速调查网民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与网民进行互动与沟通,而不是被动应对。
三、建筑工人工资远高白领令网民咋舌
舆情热度本月排名第三的是《北京春季招建筑工人月均9621元 秒杀白领》。今年年初从赶集网发布的分类信息数据报告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用工荒居于国内首位。同时,司机成为目前国内最难招的职位。而在十大供不应求的职位中,建筑工人以月均9621元领跑,秒杀一众白领。3月3日法制晚报刊载此消息后,各大网站相继转发。网媒曝光度和事件传播度分别为67.17、73.79,网民的讨论也十分热烈,微博累计评论量为1.6万条。而90后对企业岗位的忠诚度下降是讨论最多的内容。该新闻网民关注度为99.98,为本月最高。从此事件传播态势可知,社交媒体正在培养民众对公共事件的参与精神,就业问题如此受到关注,恰恰因为其是一个社会公共话题。这也表明,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热点就是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具有公共性的话题。
本月前十五名新闻涉及住房、就业、交通、环境、京津冀、食品安全等内容,可见民生仍旧是网民最关注的领域。本月热量排行前十五的新闻网民关注度和事件传播度远远高于网媒曝光度,整体看,民间舆论场仍旧是舆情高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