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北京舆情热度及应对能力指数报告

2015-11-16 10:4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舆情热度指数排行

千龙解读:从10月北京市热点事件排序可以看出,排名在前三位的热点事件都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公交地铁调价排在第一名,综合热度指数为92.33,其热度贡献主要来自于网民关注度,关注度指数为94.58。公交地铁调价之所以在网民中引发关注和热议,因其与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出行费用增加,或多或少会增加居民生活开支。特别对于刚需群体,价格上调,会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因此,保证刚需的利益,应与整体公交运营的安全、顺畅,同样重要。对于此次调价,大部分网民认为,涨价不是根本目的,更重要的是以涨价为手段,做好公共交通服务。同时针对地铁调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网民建议城市管理者同样要做好应对涨价“负效应”的准备。对于公交地铁价格上调后,会不会造成更多的人选择打车或者私家车出行,造成整个城市交通压力的问题,同时也有部分网友提出了质疑。

APEC黄金周小长假,北京放假6天的新闻也成为本月的热点话题之一,排行第二名。综合热度指数为84.60,其中网媒曝光度指数为93.87,高出综合热度指数接近10个百分点。APEC会议作为全球性的经济峰会,引发各大网络媒体的报道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会议举办地放假也是遵从国际惯例。

千龙网月度舆情热度排行选取北京市一个月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统计分析。10月份的样本数据截止10月20日。此舆情热度指标体系从事件传播的空间覆盖度、网媒的曝光度、网民的关注度以及事件传播的持续度四个维度进行分析,采用了12项子指标,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模型结合专家评分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利用千龙舆情监测平台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较全面的反映了事件传播的综合热度。根据事件舆情热度指数建立五星级热度等级体系,利用红、橙、黄、绿、蓝五种颜色,对应五个等级,反映不同的舆情热度,对事件传播的态势及影响力进行有效评估。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本月梳理的15个热点事件中,达到红色热度等级的有1件,为公交地铁调价。达到橙色热度等级的有1件,为APEC黄金周。达到黄色热度等级的事件有3件,为雾霾橙色预警事件、南水进京、“裸官”调整事件。达到绿色热度等级的有3件,为北京教师诱奸12岁女生、“黑导游、黑一日游”旅游乱象、政府“封杀五星级酒店”酒店主动摘星应对等事件。达到蓝色热度等级的事件有7件,蓝色热度等级的事件热度相对较低,不一一例举。本月的平均热度指数为64.17,平均分之上的事件有5件,平均分之下的事件为10件。

社会语义网络分析则通过关键词频的提取,直观的反映了事件之间的社会语义网络关系。

二、热点事件应对能力指数排行

千龙解读:《北京APEC放假辟谣》:APEC放假消息一出,随即出现“北京APEC放假消息不实”传闻,引得各大网站转发。随后,@北京发布对放假一事进行了“权威发布”,第一条消息公布了放假的通知,第二条消息则是对此前的“辟谣”消息进行了再辟谣。从整个事件的发生,假消息引起恐慌到官微发布权威消息辟谣用了很短的时间,相关部门及时得到消息,快速对假消息做出了应对,得到了网民普遍的好评。《北京遭遇连日雾霾未启动红色预警遭质疑》:北京市8日17时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引发网民质疑,“如此重的污染,为何没有启动红色预警?”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并称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规定执行,11日的空气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但未达到红色预警级别,及时打消了网民顾虑。《国庆期间前门黑车黑导游整治》:十一期间,天安门地区迎来大客流,黑车黑导游钻空子从中获利,北京警方加大对天安门地区、故宫景区治安环境的整治,先后查获“收费带路”团伙等多名违法人员。消息获取及时,处理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恐慌,保证了十一期间的安全有序。

千龙舆情分析师

姜倩倩 麦姣 崔可雨

2014年11月4日

责任编辑:戴琪(QY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