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

2017-12-18 08:35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儒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

对“文化软实力”最为推崇的,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

人们普遍认为,“软实力”是20世纪90年代国外的国际政治理论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全球战略专家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任何思想观念均是某种特定的历史情境的产物。当代“软实力”的观念,是各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竞争意识的表达,特别是反映了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急切地维护自己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由于这个概念为各民族国家综合国力的描述、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重要因素,故而很快就被普遍接受。

“文化软实力”则是对“软实力”理论进一步探讨而衍生的一个概念。在国家软实力的构成中,由于文化具有广泛渗透性(包括社会思想、政治制度及人的行为方式等)及柔性力量等重要特征,故而在“软实力”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许多学者、政治家在描述“软实力”时,往往就是指“文化软实力”。

应该说,“文化软实力”并不完全是一个新产生的概念。追溯历史,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拥有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秀资源,只不过没有用这个词而已。我们会发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发现并提出了与“文化软实力”相近的思想理念,并且将这个理念付诸实践,指导以后历朝的国家重大政治决策,对古代中国的繁荣与强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文化软实力”思想最为推崇的,是后来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推崇“王道”,强调“文化”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虽然是一种“软”的力量,但又是一种“无敌于天下”的巨大力量。孟子将“以力敌人者”称为“霸道”,行“霸道”者对外靠军事力量,对内靠严刑峻法。孟子认为,推行“霸道”虽能暂时获得统治国家的权力,但绝不可能得天下。他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他强调,只有推行“王道”者才能得天下,因为行“王道”者推崇“文化”,具体而言就是讲仁政、重德治、行“文德之教”,和“以力服人”的“霸道”不一样,这是一种“以德服人”的“王道”,它是使天下百姓“中心悦而诚服”的“软”力量。孟子反复强调这种能够深入人心、感召天下的仁道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远远要超过军事、政治等硬实力,所以他提出“仁人无敌于天下”,“仁者无敌”。“文化”、“仁政”是“得民心”的软实力,而“得民心者”必能得天下。

儒家所推崇的文化力量体现为对人心产生感召力、凝聚力、渗透力、影响力的“软实力”,是“人文化成”的力量

儒家所推崇的这种“人文化成”的“文化软实力”,它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这些要素如何才能够形成强大的软实力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考察。

其一,以仁德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入人心的道德渗透力和感化力。儒家倡导君主必须施行德治、仁政。所谓“仁政”,对内而言,能够做到民有恒产、轻徭薄赋、救济贫困、减轻刑罚、保护工商等;对外而言,则是要做到勤修文德、讲信修睦、以和为贵、以善服人、协和万邦等。能否行仁政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君主能否保存、扩充自己内在的仁心。孟子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德只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念,为什么统治者们只要认同、推行这种仁政的理念,就可以“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呢?因为这种仁德价值观念和“人心”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仁德的价值观念具有对“人心”的内在凝聚力:“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另一方面,仁德的价值观念具有外在感召力,能得到天下的帮助和归顺,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认为,仁道是一种能够得到普遍赞同、欣赏的价值观念,能得到外界的普遍声援、帮助,故而能够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使天下臣服和归顺,这是任何有形的外在力量不能比拟的。

其二,以礼乐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具有使国家和社会组织内的人民和谐相处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儒家所说的“文”、“文化”的软实力不仅是指仁德方面的精神力量,同时还包括礼乐制度的组织力量。仁德与礼乐是一个内外一体的和谐整体,相当于现代政治学所讲的政治结构的组织形态与政治文化的价值形态一体化。“礼”是古代中国包括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和行为方式,所以,“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作为一整套人人遵守的制度规范,能够使组织内的人们和谐相处而不生怨恨,从而产生极强的社会组织力和凝聚力,即所谓的“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礼之所以具有这样强的力量,是因为它不仅使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得以落实,同时还广泛地渗透在法律、政治、教育、军事、宗教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并发挥着规范化、组织化的作用,即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由于礼能够使国家、社会、家庭保持和谐、有序的秩序,故而具有很强的组织力,这也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乐”是辅助礼的一种手段,它使人们从内心认同礼、服从礼,从而更加强化了这一制度体系的凝聚力,即所谓“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乐是人内在仁德的外在化、制度化,它具有使人们无怨、不争的功能,从而强化了社会、国家的组织力、凝聚力,是一种不同于军事、政治力量的软实力。

其三,以教化为途径施展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大的精神调控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力。“文化”能够对个人、社会、国家、天下产生调控力、影响力,总是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而对儒家来说,“教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古代“文化”的含义和“教化”非常接近,均是指通过传播仁德的价值观念、礼乐的文化体系而影响个人、社会与国家。儒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亦充分体现在他们对“教”、“教化”的重视上。《礼记·学记》中,儒家这样看待教化:“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化、教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居于这么重要的地位?其关键是教化能够充分实现“文化”作为一种“软”力量的特点。对内而言,通过教化能够“化民成俗”,使百姓自觉自愿地追求仁德价值、德行礼乐规范,最终使得社会和谐、国泰民安;对外而言,通过教化而建立的和谐社会、政治秩序,要比依赖政治强制、刑罚暴力、军事威胁更能得民心,更能维持国家、天下的和平稳定。“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总是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离不开文化通过教化而具有的精神调控力和影响力。

儒家所推崇的文化力量就是由上述三个方面构成的。这三种力量均不是以军事、经济、政治为代表的“硬实力”,而是体现为对人心产生感召力、凝聚力、渗透力、影响力的“软实力”,是一种不靠强制,而靠感化的文化力量,也就是《易传》所说的“人文化成”的力量。当然,能够统一天下并实现长治久安的国家,总是既有“王道”,又有“霸道”,即所谓“王道”与“霸道”并用之。(作者为国际儒联副理事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

来源标题:儒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朱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