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端走的不只是“饭碗”

2017-11-07 08:51 解放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人工智能端走的不只是“饭碗”

有人预计,到2030年,人类将有一半以上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且,首当其冲的是原来由高智能人士担任的岗位,如同声传译、股票分析师、精算师、会计师、统计分析师等。这些岗位眼下无一不是需要数理、逻辑、言语等高智能人士才能胜任的。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智能重新思考和定位。自从心理测量学先驱高尔顿发明智力测量后,人们对智力的兴趣和界定始终集中在数理、逻辑、言语等少数方面。智力测试量表划分出一条界线,测试值高于这根线的人为“正常人”,低于的人则是所谓“弱智人”。

直到心理学家加德纳用多元智力理论全面揭示人的智能结构后,我们才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人的智能除了数理、逻辑、言语外,还包括身体—动觉、音乐、空间、内省、人际关系和自然等其他诸多方面。加德纳指出,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但每个儿童都至少在一个领域具有相对于他人或者自己其他方面的强项。而且,儿童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几乎没有相关性。这样一来,人们对智能的看法大大改变了,并得以从囿于数理、逻辑、言语等的狭隘藩篱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在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极其强大的人工智能面前,若是仅仅以数理、逻辑和言语能力为依据,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将成为“弱智”。而在许多领域的成功者中,不乏传统智能中数理、逻辑或言语并不发达的人士。例如,上海长宁区初级职业学校的学生王安,虽然患有唐氏综合征,却迷上了拉丁舞。经过刻苦努力,她获得了国际舞蹈教师协会的铜奖和银奖证书。

在多元的智能观下,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特点。“天生我才必有用”将成为个体立足于社会的常态。以多样化视角观之,残障者尤其是智障者只是身体或精神的某一方面存在障碍或弱势,但其他方面也存在强项。

回眸人类进步的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人类某一方面的总体能力大大提升。例如,石器的使用替代了古猿人的坚牙利齿;铁器的发明使人类的手脚得以延伸;蒸汽机的出现让人类的体能和生产能力得以猛增;联合收割机等农业自动化的推广,使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走向终结。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提供了全新视角。对于残障者而言,身体或智力的不足将从先进技术中得到补偿。凭借无障碍器具和设施,如人工耳蜗、低视力镜、智能化肌电假肢等,他们可以增强身体器官功能,在入学、求职等方面将获得更多机会和选择,人生的舞台会变得更加宽广。

与人工智能过招,人类在数理、逻辑等方面绝非其对手。只有开发新的智能领域,才能避其锋芒。不少专业机构预计,主要依赖于数理、逻辑等智能的工作岗位,将逐渐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相反,依赖于音乐、身体—动觉、内省、人际关系和自然等的岗位会呈现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人工智能将难以真正取代。在此背景下,发展与艺术有关的音乐、动感、空间等智能,即开发右半脑的功能,不失为应对人工智能的明智之举。而这对于智障孩子而言,并非全是弱项。

总之,在未来社会,如果坚持传统的智力观,那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将成为“智障”。相反,如果树立全新的智能观,深度开发人类多方面的潜能,那更多的人都能够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作者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标题:人工智能端走的不只是“饭碗”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