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预期管理的路径选择

2017-11-01 08:49 学习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社会预期管理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尊重、把握和合理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是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的新要求,也是政府从“社会管理”迈向“社会治理”亟须锤炼的新能力。

抓住一个根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社会预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现实产生能动的影响。引导社会预期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社会预期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正道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凝聚人心,形成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和基本趋势的目标预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预期观告诉我们,社会领域中人的预期是由背后的经济动因所决定的。所以,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的根本途径在于用发展的目标和成果凝聚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6.7%,增速重返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首位,达到33.2%。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个战略目标下,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切实的获得感,那就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可见的、可预期的、可实现的、可共享的,是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的根本目标导向。

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举措增强信心,形成突破体制机制藩篱、激发社会生产力和活力的改革预期。变革是时代之声,人心所向。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人民群众期盼的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例如,当前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依然较多。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的风险挑战,引导社会公众客观、理性、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参与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树立依靠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改革预期,为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用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稳定人心,形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预期。法律是治国之良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稳定社会预期的制度保障。一个社会中的政党、政府、各类组织和公民如果有共同遵循的规则和底线,将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都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那么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生活就更有可能产生更加稳定和长远的判断、估计。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社会的政府朝令夕改,社会成员目无法纪、诚信缺失,那么正向的稳定的社会预期则无从谈起。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其目的就是在于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社会预期,从而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绩赢得人心,形成对于我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执政预期。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如何经受住“四种考验”,战胜“四种危险”,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是摆在党面前的时代课题。同时,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的预期,对于社会的预期,对于美好生活的预期,归根到底就是对于党执政的预期。因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厉行八项规定带动作风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等一系列从严治党的务实举措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提振了信心,赢得了民心。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我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进人民群众对于党执政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是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的最坚强的政治保障。

坚持两手并重:加强引导和规范

在把握好方向和主线的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坚持引导与规范并重并行。引导贵心,规范重行。社会预期本身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社会预期管理的着力点在于打好政策、思想和舆论引导的组合拳,形成有效引导。在源头上,要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制定调控政策,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依托金融、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用政策的针对性成就政策的有效性。在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上,要努力将党和政府的理论、政策、主张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由传统的内容供应转变为生动的产品供应,引导公众理解和认同国家大政方针,认清和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理性辩证看待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困难。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也是风险社会;现代社会是自由社会,也是责任社会。在注重引导的同时,必须加强规范管理。对于具有误导性、煽动性、破坏性的错误言论进行坚决抵制和惩处。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不少公共事件发端于互联网上一些歪曲事实的失真信息和不当言论,严重干扰政府预期管理效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责之地。要依法加强对互联网、自媒体、新媒体的管理,让公众自由发声的同时,做到负责发声。同时,国家权威机构、行业协会、人民团体等主体也应主动发声、及时发声、精准发声,为预期管理抢占舆论和互联网的高地。

健全三项机制:信息对称、协商对话和应急处置

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除了把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方向,运用引导、规范两大基本方法,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对称、协商对话和应急处置三大机制。保持信息对称可以纠正信息缺失和错位造成的“预期失真”,平台化机制化经常化的协商对话可以调和多元利益主体带来的“预期冲突”,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可以管控突发的公共事件背后的“预期传导”。

健全信息对称机制。按照信息认识论的观点,信息是主客体相互交互的媒介,也是社会预期形成的基础和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舆情网络化的特点,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治理网络空间的高规格会议,推出一系列清朗网络空间的新政法规,提供了收集舆情、引导预期的重要指引和妙药良方。就信息的输出而言,要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向社会公布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共信息,打造公开透明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有时,一些不良社会预期的形成和扩散,最后形成公共事件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政府信息公布的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党务政务公开透明,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更是凝聚广泛社会共识和引导未来预期的重要依托。

健全对话协商机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诉求日益多元。推进协商对话,加强政社沟通,也是引导社会预期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对话协商的过程就是政社双方彼此了解影响的过程。政府通过听证、咨询、走访等方式,了解民情民意,把握社会预期;同时,公众也能反映诉求,持续影响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形成符合其利益和预期的政策走向。另一方面,对话协商的过程也是协调矛盾、管控分歧,黏合预期、凝聚共识的过程。政府通过搭建平台,让包括政府自身在内的各类社会主体表达意见,讨论协商,形成公共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稳定和引导社会预期。

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预期管理的末端就是对由部分社会预期形成的公共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实质是危机管理,反映了管理主体引导应激型社会预期的管理能力。突发性公共事件,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急速爆发,具有突发性、规模性、传导性等特点。在出现公共危机的情境下,要及时依法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正确引导舆论风向,才能把控事态走向,消除群体恐慌,重塑人心秩序,稳定社会预期,避免原生事件演变发展为新的次生危机。(作者系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上海市徐汇区区长)

来源标题:社会预期管理的路径选择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方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