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底气何来

2017-09-20 08:37 学习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底气何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定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进程中的理论自觉。为更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因此,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既是我们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

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

孕育于黄河之滨的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余年,创造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地域间的频繁流动,民族间的相互交往,文化间的彼此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造就了傲立于世的灿烂文明,逐渐塑造了具有高度文化认同和极富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梁漱溟即指出中国有极强的文化个性:独自创生非从它受,自成体系与它者差异甚大,自古及今绵延独存,同化能力极强,影响力既远且大,具有高度妥当性与调和性。

中华民族素来对自身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直至近代遭遇了西洋坚船利炮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后,国人的文化自信才受到极大损伤。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企图通过解构民族历史,颠覆文化传统,否认革命正当性,诋毁国家发展成就,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对此,我们不必惊慌失措,只要厘清其来龙去脉,便能对症下药,逐一驳斥,以正视听。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既有其传统,又有其根本。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便是自绝民族精神命脉。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为治国理政积累了丰厚资源:这既为破解时代难题贡献了有益经验,又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历史镜鉴。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对历史文化传统有深入了解,对古人治国理政智慧进行总结。因此,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对仍有借鉴价值的传统加以改造,赋予其时代内涵,激活其生命力;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我们必须珍视承继这份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民族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早日实现从文明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历史转变。

高度的文化使命自觉

伴随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不断加深,文化全球化问题日益凸显,各主要文明逐渐被纳入世界文化体系之中。全球化潮流发端于西方,其背后必然会带着极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价值立场。在参与全球化进程时,既要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又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以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来建构属于自身的现代文化。文化全球化并非西方化,更非美国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文化的世界交往应表征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性、多元性,并应把多元主义视为文化全球性的构成规则。

经历近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必然会产生复兴本土文化的强烈要求。由此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的国家形象不应仅是“政治中国”,抑或“经济中国”,而更应该以文化为本位,展现“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的确,历史上的中国一向以文明国家展示于世,是名副其实的以华夏为中心、以天下为情怀的文明礼仪之邦,自古及今都以文化立国。中华民族最突出的优势与形象应是文化,一代代宿学硕儒开创了中国的文脉,这既具有当代价值,也具有世界意义。

鲜明的文化价值立场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从国际关系角度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力图证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是一种重要力量。的确,具有高度认同的文化传统,能使民族团结、国家凝聚、社会和谐,进而大力提升国家形象与影响力。

人民性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价值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文化的终极关怀最终体现在为民谋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很好地承继了中华文化上下数千年“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价值观念,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开放性是中国文化的鲜明价值特点。中华文明之所以经久不息、绵延长存,就在于其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有兼收并蓄的开放传统。

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佛教东传,西风东渐,自古及今的文化输入从未间断;西天取经,西洋求道,自东向西的文化学习延续至今。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开放包容不会削弱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反而会使中华文化的主流多元丰富。开放是活力的来源,是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积极参与全球文明的对话交流,兼纳百家精华,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天下性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关怀。中国是一个具有天下情怀的文明实体,“天下”观念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如汉末佛教之东传、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民初西方思潮输入等,都被以天下为情怀的气魄包容吸收。中国并非一般意义之国家,其绵延悠久的历史文明标示了自己“文明国家”的底色,其“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念亦决定了其未来的文化道路。正如青年毛泽东在新民学会发言中所说的那样: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张是国际的;提出“中国”,所以明吾侪的下手处;东亚无所取义。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今天国人不应只把“天下”与“世界”遗忘,视“中国”为“民族国家”的同位语,没有了“天下”的终极价值关怀,怎会有“中国”的悠久民族叙事。

广阔的文化发展道路

旗帜就是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关乎命运。高举什么样的文化旗帜,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开辟什么样的文化道路,是一个政党、民族、国家的生命之源与精神之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正是延续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民族精神,发展了建党以来所塑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一条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延续至今的文化道路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民族的即要体现中华民族自身特色,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科学的即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大众的即要真正体现文化的人民属性,文艺的群众立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一条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我们始终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针。不忘本来即要继承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丰富的革命文化。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改变了文化基因,丧失了文化特质。“本来”是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吸收外来即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对待外来文化采取何种态度,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越是自信,就越能够以积极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但既非照搬,又非模仿,而是从中国问题出发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文化道路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面向未来即中国的文化道路不仅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传统,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有引领未来的光明前景。审视自己、放眼世界、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变化、人类的活力为中国文化道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而中国文化道路亦必将为人类未来提供一套人文理性的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一条返本开新的发展道路。在数千年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之关键即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历史实践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社会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站立在具有如此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当代中国,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舞台无比宽阔。不忘昨日的苦难辉煌,无愧时代的使命担当,让我们一起努力,“以中国为方法”,“以天下为目的”,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道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

来源标题: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底气何来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