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

2017-08-02 08:37 学习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

区域谋求绿色崛起,既是发展理念的重塑,也是发展资源的重组,还是发展方式的重构。为此,必须强化政府主导推动,突出绿色产业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生态优势转化,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推动发展观的革命性转变,激发绿色崛起的内生动力

一是推行发展理念的“绿色革命”。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杜绝牺牲环境、“要钱不要命”的发展,决不能让老百姓过“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罐子”的生活。二是强化科学理政的“绿色担当”。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推动绿色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实行党政同责、离任查责、终身追责、严肃问责,为绿色发展撑腰,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三是增加政绩考核的“绿色权重”。建立体现绿色发展的分类政绩考核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强化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离任审计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一票否决”严重破坏环境的地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地区实行“一票优胜”,优先提拔使用在推进绿色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干部。

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绿色崛起的产业体系

一是构建科学有序的绿色产业布局。着眼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优化生产力布局。宏观层面按照“功能区”布局。严格按照中部地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打破行政壁垒,突破区域限制,防止恶性竞争,引导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集约高效配置。中观层面实施“非均衡”突破。中部地区推动绿色崛起,防止平均着力、平行推进。一方面,要依托大武汉、长株潭、合芜蚌、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平台,构筑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战略支撑;另一方面,中部各省要在产业基础、开放条件、发展潜力比较好的地方,选准突围方向,实行重点突破。打造省会城市以外的经济副中心,形成双核发展的格局。微观层面坚持“差异化”发展。做到优化布局、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二是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工业是支撑中部崛起的主导力量,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中部城市应顺应新工业浪潮,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科技创新为主引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总量与质量“双量齐升”。三是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中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需考虑三个方面:依托区域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依托人才资源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山水人文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四是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养殖业基地,农业基础地位牢固,比较优势明显,应着力推进高效化种养、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化营销。

厚植创新改革开放土壤,持续培育绿色崛起的新动能

一是坚持以科技创新打开“增长之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双创生态,加快要素集成。应从构筑人才高地、提升创新能力、搭建科创平台等方面发力。二是积极放大改革红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必须以改革激发体制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拓宽发展空间。三是全面推进双向开放。新常态下培育新动能,必须打开思路、解放思想,打包项目、争取政策,打通设施、拓展平台。

放大生态资源价值,创造绿色崛起的新优势

一是增强绿色环境的吸引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才、资本、产业具有强大的磁力。加快绿色城镇化进程,打造令人向往的城市。依托中部地区湖泊、森林众多的独特优势,把山、河、林、湖等生态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使山水城融为一体,让更多的人前来就业、创业、置业。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让人留恋的家园。充分挖掘山水田园、生活风情、历史人文等资源,科学规划镇村布局和新农村建设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保护和修复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二是提升绿色资源的转换率。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推进开发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利用方式由资源向能源转换、处理方式由废料向原料转化。三是推动绿色资产的市场化。强化生态有价的观念,合理运用市场化手段,经营绿色资产。推动山水入市。依法适度扩大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担保、入股等权能;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促进资源增值。以生态资源支撑开发建设,以开发收益反补生态建设。创新绿色金融。引导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其他私募基金参与绿色投资;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依法设立绿色专营机构;探索研发能源效能贷款、节能减排专项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推进环保、节水、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矿山、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的绿色信贷产品创新。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绿色崛起的基础保障

一是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将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公序良俗,使绿色、低碳、节约成为社会风尚和全民自觉行动。广泛开展绿色新生活运动,推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个领域向绿色化转变,推广绿色服装、饮食、居住,发展绿色休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出行、办公。二是实施生态工程。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加强源头水系、森林湿地、生态廊道保护,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进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改造升级、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和工地扬尘防治。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土壤防治措施,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强化矿山恢复治理,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三是完善生态制度。完善常态化的执法监管机制,构建污染企业梯度转移的政策壁垒,建立全国污染企业投资跟踪制度,严禁低端产能跨区域扩张转移;完善跨区域的生态保护机制,健全省、市、县和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协同推进生态修复。(作者系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江西省九江市委书记)

来源标题: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杨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