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团”出击打赢环保攻坚战

2017-07-10 08:47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大兵团”出击打赢环保攻坚战

只有“大兵团作战”才能让相关问题得以充分的暴露,同时,也只有“大兵团”出击才能比较彻底地阻断一些地方对环保监测及执法的干预,才能不断落实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并扭转重发展、轻环保的不良意识。“大兵团作战”的强化督查模式,还可以有效树立环保部门铁腕执法的形象,并展示出持续且强大的治理压力。

目前,被称作“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行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满三个月。在此期间,28个督查组共检查了3万余家企业(单位),揪出2万多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问题率超过6成。4月开始,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并密集通报每日督查结果。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展开“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行动”是非常必要的。在空气质量方面,京津冀地区一些城市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比,一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种不利局面是由地理位置、气候、产业结构等基础条件造成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口较多,区域内拥有庞大的重化工产业,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排放强度处于高位,非常容易形成区域性大气重污染。

此番强化督查采取“大兵团”出击形式,从全国抽调数千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各重点城市,实施不间断驻点督查。对于采取这种超常规的“大兵团作战”治理方式,有舆论提出质疑,认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但是,要想打赢京津冀空气质量的环保攻坚战,“大兵团作战”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多年,伴随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新建的高污染项目已明显减少,污染增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许多地方的污染问题并未缓解,导致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反复出现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就是“存量”污染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出于税收和就业考虑,对“存量”污染企业往往温柔以待,而一些违法企业为了赚取利润更是视环境为无物。在这种态势下,小规模、低级别的环保检查根本于事无补,经常是环保人员前脚刚走,污染企业马上死灰复燃,继续生产并肆意排污。

只有采取“大兵团作战”方式打击环保违法,才可能让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取得根本性转变。首先,要想解决问题,必须看清问题的全貌。此番强化督查以来,督查组先后揪出2万多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查出问题的比例超过6成,如此严重且广泛存在的企业非法排污现象说明了什么?是新环保法实施两年多之后的今天,企业违法更严重了吗?显然不是,非法排污现象一直存在,只是在当前全方位、大规模的执法行动面前,隐藏在冰山一角下的内幕被充分暴露出来了。而这种真实景象的暴露,正是解决京津冀大气污染问题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只有“大兵团作战”才能让相关问题得以充分的暴露,同时,也只有“大兵团”出击才能比较彻底地阻断一些地方对环保监测及执法的干预,才能不断落实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并扭转重发展、轻环保的不良意识。“大兵团作战”的强化督查模式,还可以有效树立环保部门铁腕执法的形象,并展示出持续且强大的治理压力。只有如此,才能彻底扭转企业中广泛存在的投机意识,让环境问题企业改变心理预期,心甘情愿地彻底整改,通过转型升级成为守法企业并获得健康发展。

在目前环保督查“大兵团作战”的强大压力下,不法企业拒绝检查、阻挠执法事件仍时有发生,这种情况显示出环境违法的顽固性,也再次表明当前“大兵团”出击的必要性。本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为期一年,但环保督查“大兵团作战”并不应该以此为限,只要“存量”污染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没有得到全面遏制,只要京津冀地区蓝天保卫战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大兵团”的环保出击就应该持续进行下去。

来源标题:“大兵团”出击打赢环保攻坚战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樊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