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重视人的现代性教育

2017-06-26 08:33 学习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精准扶贫要重视人的现代性教育

思想对人的影响远大于物质生活,应通过心理培养与知识教育来提高贫困人口思维的现代性,激发他们对新政策实施、新经济规律、新生产方式的接纳度,进而激发他们自己追求与建设美好生活的能力与潜力。

最近连续参加多次关于“贫困治理”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这些会议上,偏远乡村的贫困问题获得了比较高的关注。

贫困是一种生活状态。目前国内外均以一定经济收入水平划线圈出相应的人群,已有研究表明,地理区位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文化现代化滞后的地区具有更大比例的贫困人口。在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就是生活在山区、边区的农村中的农民,以最自然的方式从事农业劳作,遵循着农耕文明的各种规则规范。

通常而言,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如影随形的,两者之间的高相关度已被揭示,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虽然经过多年的扶贫努力,仍然有很多地区呈现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叠加的双贫困样态。当前,虽然“造血”比“输血”的扶贫方式更有效的共识已经达成,但扶贫政策与目标群体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心理联结、发生良性的心理互动直接影响着政策推行与经济帮扶的效果。

本地人的群体人格——基于认知能力、情绪稳度、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形成的现代性心理,是影响心理联结成功与否的重要变量。因为一个群体会对其他群体产生自然而然的排斥,特别是长期封闭的传统村落,其群体心理会对新注入的公共政策、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等产生强烈的反应。如果本地人的现代性心理较强,就会形成良性的反应,产生以欢迎、开放、接纳、支持、配合为特征的同化或顺应的心路历程;如果本地人的现代性心理较弱甚至完全不具备,就会形成不良的反应,产生以冷漠、保守、拒绝、抵制、反对为特征的抵御或反抗的心路历程。

有学者认为,长期定居、变化缓慢的农业社会往往会促成传统的性格导向,往往抗拒变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提出了具备现代性的人的十二个特征: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准备迎接社会的变迁;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个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效率;重视生活和工作的计划性;尊重事实和知识;对人及社会具有可信赖性;重视专门技术,有意愿根据自我技术水平的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乐于让自己和其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主张非权势和平等相处,追求自由和民主;了解生产及谋生。概括起来,就是人的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具有现代性心理——开放、开明、自信、自新、变化、变革;概括而言:个体的现代性集中表现为“主体选择的内在动机和行为取向”,因而人的现代性心理可以显著地促进人的现代性发展。

与物质贫困并不一定导致精神贫困一样,经济发展也并不一定导致心理发展,而思想对人的影响远大于物质生活,如果我们期望先通过尽快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再推动他们发生思想转变,不如尽快通过心理培养与知识教育来提高贫困人口思维的现代性,激发他们对新政策实施、新经济规律、新生产方式的接纳度,进而激发他们自己追求与建设美好生活的能力与潜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旨之一就是让本地人的现代性快速觉醒,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因为只有内生性的发展才具备长期性的生命力。

因此,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应以“人的现代性教育”为开山利斧,彻底扫除盘踞在人们心中的各种消极心理倾向,如因遵循传统而害怕变化、因畏惧辛苦而害怕学习、因利益固化而不愿调整等,精准扶贫的造血工程才能在当地实现落地生根、长期见效。而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所应大力投入的,正是加强所有人的教育,特别是加强贫困人口的现代教育,使其普遍具有开放与开明、自信与自新、变化与变革的现代心理特征。

来源标题:精准扶贫要重视人的现代性教育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贾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