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无辜“躺枪”

2017-06-15 09:03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舆情分析师解读:如何应对无辜“躺枪”

在一些负面事件中,有些企业本身与具体事件无关,却因为媒体误报、名字相似等原因遭“躺枪”,受到舆论抨击和质疑后,该怎么应对?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熊剪梅认为:

多举措预防:降低“躺枪”可能性

企业“躺枪”的原因很多,可能因为山寨产品名字类似,可能源于行业谣言,也可能因为民众的过度联想。虽不能完全避免,但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注册防御性商标、加强行业内谣言打击力度等方式,减少“躺枪”隐患。依靠诚信经营、展现企业责任,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则可以提升民众信任度,大大降低“躺枪”可能性低。

应对态度:该出手时需出手

企业不能低估“躺枪”可能造成的危害,“清者自清、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年代已过去,如今,“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案例比比皆是,一时的流言蜚语甚至有可能让企业长期积累的信誉顷刻崩塌。企业“躺枪”后,需依据流言的传播广度和敏感度,以及企业性质,来决定是否“出手”。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企业、食品企业等与市场舆论环境密切相关的企业,是“躺枪”的重灾区,建立成熟的评估体系以及处置方式不可或缺。

澄清为“主”:曲线解围或直击问题核心

依据“躺枪”问题的敏感性、关联性,企业可选择不同方式来进行澄清。第一,针对源于民众的过度联想和猜测,不便直接澄清的问题,企业可利用信息对冲、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曲线救主。例如,林丹出轨事件后,其代言的众多企业遭受牵连,早已与林丹结束代言合同的金龙鱼同样受到波及。敏感时期,金龙鱼不便直接对有关问题发声,而是采取发文稿的方式表明双方合同多年前已终止,同时推出新的形象代言人,并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话题来对冲和稀释“躺枪”的负面影响。第二,针对高关联性问题需迅速梳理事实,发布澄清公告,上市企业停牌减少损失。企业可通过官网、官微、媒体等发布声明、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核心问题作出直接澄清。2015年央视“3·15”晚会上,媒体曝光上海号百信息服务公司为骚扰电话提供支持、美菱等抽油烟机产品不合格等后,号百控股、美菱电器、四川长虹纷纷“躺枪”。鉴于“3·15”的重要影响力,三家企业均迅速进行澄清。号百控股先是接受媒体采访,然后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号百信息没有从属关系;美菱电器、四川长虹先后发布公告,称央视曝光的抽油烟机由合肥美菱小家电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并表示与该公司“没有任何资产、股权关系及经营管理关系”。作为上市公司,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号百控股、美菱电器还在3月16日选择了临时停牌,将“躺枪”损失降至最低。

开“撕”需谨慎:低姿态或有高回报

热点事件中,媒体或网民往往会因为信息片面或理解错误,对一些企业发表不利报道和言论。一般“躺枪”事件中,企业并无过错,只要按照事实逻辑作出澄清,都能很快消除负面影响。若针对媒体和网民开“撕”,刺激舆论,很可能引发媒体和网民挖掘企业其他问题,从而引发次生舆情。企业适当展现低姿态,以诚恳态度面对,或能收获好感,与媒体和网民重新建立良好关系。

借“躺枪”营销:可遇而不可求

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借势营销,无辜“躺枪”的企业若碰上好的机会,适当借势营销,可将坏事变为好事。2016年1月,快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中,当辩护人披露举报者是乐视之后,不少网民将乐视当成乐事。乐事薯片无辜“躺枪”,不仅微博被骂,自家贴吧也被爆。乐事并没有因此无奈痛斥,反倒借机“自黑”,参与到#没想到你是这种薯片#的微博话题中,发动了一场关于薯片的集体回忆,嬉笑中收获了大量的点赞和好评,将互联网营销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乐事营销的成功既有机遇成分,也与企业成熟的营销理念密切相关。与快播案相去甚远、官微的长期高活跃度、深谙互联网传播特点等,使其牢牢抓住了营销机遇。但此类借势营销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躺枪”多涉及负面话题,若话题敏感,消费民众负面情绪很可能触碰道德底线,将自己卷入其中,变为真负面。

来源标题:舆情分析师解读:如何应对无辜“躺枪”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熊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