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智库]如何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7-04-01 10:4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立意高远、影响深广。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良好开局,正在向纵深全面推进。那么如何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许多建议。

hxcqlzk20170401001

资料图

京津冀协同需要加快产业一体化

如果说京津冀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加强三地产业协同,则是这个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当前的京津冀产业发展一体化现状,距离真正的产业协同还有不少差距。京津冀地区市场分割指数,长时期一直高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原因除了京津冀地区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比重较大,还包括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和整合缺乏动力。与之相比,民营经济的经营灵活性在京津冀产业布局中没有发挥出来。疏解非首都功能更多使用行政手段调整经济资源配置,市场无形之手的配置作用还不明显,京津冀产业互动效果有待提升。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之时,还应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北京不能什么都背着,天津不能放弃长处,河北不能出来了接不住。论证好产业布局调整后的三地的合作互补关系,形成分工合作有序、突出整体优势的产业协调机制,研究解决产业协作中的重大问题,就一定能在京津冀乃至更大的范围中,培育出强大健康可持续的产业体系。【详细

hxcqlzk20170401002

资料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贵在“协同创新”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协同发展基础深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三地在交通、环保、医疗、文化、人才等领域均有突破,但也要看到,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在,各种要素流通尚有壁垒,政策互联互认仍待推进。下一步,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协同创新,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产业空间等方面的供给,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主体多、利益诉求复杂,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建议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力度,提升国家发改委负责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部门层级,强化政策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对接、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力度。

京津冀三地很多政策不统一、不衔接,制约了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区域协同发展。比如,北京养老金平均水平分别是天津和河北的1.33倍和1.49倍,影响到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未来应加强政策创新,围绕制约京津冀人才流动的制度瓶颈,探索社会保险接续、医疗保险即时结算、人才资质互认、跨区域执业等政策创新;围绕京津冀产业对接与创新合作中的制度瓶颈,探索高技术企业资质互认、共建园区利益分享机制、特殊行业异地监管等政策创新,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详细

hxcqlzk20170401003

资料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重视人文一家亲

有一份基于全球范围的调查显示,经济合作之所以搁浅,30%的原因是技术、资金或者战略方面的问题,而70%的原因是因为跨文化沟通方面存在问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将民间交流、文化融合等人文协同作为一个重要突破点。

这些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迅速推进,三地人文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语言文字事业到整个文化领域,各个战略框架协议逐步搭建;从医保互认到干部挂职交流,不同层级的制度支撑逐步完善。然而,相对于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这些动作还很不够,三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也体现在了文化落差上,人才交流的体制机制壁垒尚未完全打通,文化资源也未得到充分挖掘。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而言,人文要素正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一大关键。试想,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这蕴含着何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财富?如若积极盘活运用起来,激发的能量必将非常可观。【详细

hxcqlzk20170401004

资料图

科学构建京津冀 生态补偿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是全面的协同、全面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补偿主体结构,对生态价值直接提供者激励不足,补偿标准过低且缺乏可持续性,补偿方式单一且市场化补偿不足,需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详细

1452216898652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