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限两定”:北京农业的一次自我革命

2017-01-10 08:09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两限两定”:北京农业的一次自我革命

北京农业体量不大,但围绕大城市特点在全国率先发展起来的都市现代农业,依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一系列重要功能。一是生态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是城市生态的核心组成,在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二是生产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是首都服务保障的关键力量,尤其在应急和特殊时期如奥运会、大阅兵期间等。现阶段北京市场约30%的蔬菜、32%的猪肉、54%的牛奶、65%的禽蛋依旧由北京农业自给。三是生活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是休闲观光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吸引着城市居民到郊区养眼、采摘、休闲观光,体验乡愁。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农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一是农业耗水,全市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量约20%。二是农业生产对环境带来污染,不当使用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的粪污对水、土、气等造成不良影响。三是部分产业对公共卫生构成潜在威胁,某些人畜共患病对人口密集的北京构成潜在威胁。此外,大都市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土地和水资源刚性约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深入,北京农业发展不可避免地迎来一系列变革。

一是要“以水定产”。2014年2月习总书记视察北京,谈到了农业用水问题,市委市政府随之出台了《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16号文件”,核心就是农业要“以水定产”。二是要“以需定产”。必须面向市场需求和市民需求,突出营养鲜活、品种多元、质量安全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养心、养眼的景观休闲农业。三是要“以煤限产”。全市“减煤换煤”治理雾霾,设施农业、畜禽养殖场的取暖用煤等都要清洁能源替代。四是要“以污限产”。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计划”,北京要划定禁养区,禁养区内养殖场依法关闭或搬迁,畜禽粪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为硬性任务。

北京农业“以水定产、以需定产、以煤限产、以污限产”的“两限两定”,是北京农业的一次自我革命。核心和主线就是大力推进北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安全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速推进北京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农业为城市服务的水平。具体的重点就是“瘦身健体”调结构,“绿色生态”转方式,“转型升级”优布局,“协同发展”强保障,“监管服务”保安全。

一是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瘦身健体。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生产规模,调减转移畜禽养殖部分产能,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围绕市场需求,加快菜篮子农产品、观光休闲等主导产业发展。二是推进绿色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开展农业节水、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使用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实施土壤改良,全面治理畜禽粪污,继续实施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和农业领域“减煤换煤”。三是推进优势布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经营效益高、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园区,集中资源,聚焦政策,打造一批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带,推动区域内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农业发展。四是推进区域协作,加速农业协同发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建设首都鲜活农产品“1小时”物流圈,统筹生产保供给,互动协作保安全,联防联控保生态,提质增效缩差距。五是推进综合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整建制打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城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执法监督的覆盖面和精细度。 

来源标题:“两限两定”:北京农业的一次自我革命

责任编辑:薄晨棣(QY0025)  作者: 北京市第11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 吴宝新